close

1e555badb7c8cda0b34765891ced126e--aviation-china.jpg
聊到咖啡,為什麼放上這老照片,而且是降落老啟德機場的照片。其實咖啡在我的人生中開始作用,就真的是在華航的班機上,而且是在那個還有啟德機場的年代。
1980' 早期,出國算是蠻少見的事,所以總是看著同學一邊拿著美國迪士尼紀念品,一邊說著迪士尼樂園的種種。在當小學生的最後一年,校方弄到了個去新加坡和香港表演的機會,所以就搭上了人生的第一班民航機,穿越顛簸的南海航線,飛向麻六甲之尖。告別絕望人生不過一兩年的我,心中滿是苦澀;聽大人說咖啡很苦,因此覺得也許很適合自己的心境,就跟空服員姐姐要了咖啡來喝。當時華航的咖啡真是超級難喝,應該是一生中喝過最難喝的咖啡,但是在整個漫長的航程,無論是後來從新加坡北返香江,還是返國的港台航程,我全程都一直喝著一杯又一杯,苦澀難以入口的黑咖啡。藉由口中難喝的苦咖啡,提醒自己絕不忘記晦暗痛苦的過去,一定要給那些輕視過我的人厲害的顏色瞧瞧。
人生的痛苦並不會輕易地停止,因此對苦澀咖啡的依戀,也就未曾改變過。

MAAG Compound Sign from Ira House 55-56_edited-2.jpg

台灣在二戰後的咖啡,是1951年時隨美軍顧問團帶進來的,主要是即溶咖啡。即溶咖啡其實在十九世紀末就被發明出來並登記了專利,但經過許多改良才在1910年得以大量生產,並在一次大戰時廣為軍隊所供應。記得小時候看到的即溶咖啡,裝在像奶粉罐般的馬口鐵罐裡,後來直到今日,就多半裝在玻璃罐中了。咖啡豆在戰後早期很難弄得到,主要是咖啡豆被當成奢侈品課徵高額關稅,所以跟洋酒一樣,變成特權人士的表徵。雖然聽說1980年引進台灣開業的7-eleven,就已經每天煮一壺總是賣不完的美式咖啡;但直到1984年,麥當勞正式進駐台灣之後,才真正掀起一大波美式餐飲的狂潮,其中包括那壺可以無限續杯的滴濾式美式咖啡。

vintage-1970s-full-unopened-maxwell_1_68df22b1dbc7d594e0f559a3ea9e4e11.jpg

但是在家中自己泡咖啡,多半還是沖泡即溶咖啡為主。例如上圖,這沒開封過的即溶咖啡,可是1970' 的古物。隨著1985年日資的雅客超市開幕以及隨後1987年太平洋SOGO以及日系血統的明曜百貨紛紛開業,日式咖啡文化正式大規模捲土重回台灣,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日本第一大咖啡事業體的UCC。創業於1933年的上島忠雄商店是UCC的前身,1951年改組為上島珈琲株式會社,也就是UCC的全文,直到1991年再度更名為UCC上島珈琲株式會社。UCC身為世界第一家發售罐裝咖啡的咖啡飲品業巨人,其產品當然橫跨最便利的即溶咖啡以及考究產地跟品種的精品咖啡。
kuala-lumpur-malaysia-january-ucc-offers-variety-o-japanese-award-winning-instant-coffee-blend-retail-stores-85145667 (2).jpg

隨著日系超市百貨的開業,1980' 後半就很容易買到上圖那些UCC的數字即溶咖啡,味道也算是比較精緻些。
s-l400.jpg

但我們這些老是在麥當勞和美式餐廳續美式咖啡續到飽的學生族群,還是喝上圖那種便宜而富含咖啡因的即溶咖啡就好了。
1990' 由於台幣匯率升至歷史高點,不但出國旅遊變得盛行,連一些過去仰賴進口的品項,都變得多元到讓人目不暇給,咖啡也是一樣。

1255878530.jpg

研磨咖啡的沖煮方式,除了戰前就是主流的虹吸式 (上圖)和後來席捲世界的滴濾式咖啡機之外,陸續引進了各式各樣的沖煮手法。
0 (1).jpg

比方說上圖花俏的「比利時咖啡壺」,其實是一種自動式的虹吸咖啡。
IMAG3110.jpg

此外,發明於1933年的義式摩卡壺,也在此時攻進大學商圈。
69635_615045031854744_1622207146_n.jpg

就在非理性繁榮的世紀末狂潮中,義式咖啡漸漸在台灣躍居當時咖啡館的主流。eb76c3e269943ce190b42051a935e09f.jpg

1998年出版的〈義大利咖啡實驗室〉算是掀起了一波 "非商業" 和 "自家烘焙" 的潮流。

IMG_1813.jpg

筆者有一段蠻長的時間是蔡瑞麟律師咖啡館【Coffee Lab】的常客,他們店貓就住在店裡,非常可愛。第一代【Coffee Lab】開在扁帽工廠 (知道的人,都有點年紀了) 二樓,是當年一些3C同好聚會的熱門據點,但我沒去過;第二代【Coffee Lab】開在善導寺站附近的巷子裡。那時店內除了有煮義式咖啡超厲害 (老實說,我後來再也沒有喝到過更滿意的cappuccino了) 小珊姐 (希望沒記錯) 掌店外,還有超可愛的兩隻店貓:阿萬和大寶,上圖就是年少時的阿萬。
當時開始執業不久的蔡律師對咖啡仍熱情不減,常常舉辦莊園咖啡的試飲活動,只要付一杯卡布的錢 (100元吧),除了有一杯卡布可喝外,還能整晚在店裡喝到那晚主題的所有咖啡。比方說有一場的主題是曼特寧,就可以一個晚上喝到林東曼、黃金曼、有機曼等等,各式各樣的曼特寧咖啡。常在那邊喝各種莊園咖啡之後,算是對咖啡世界的地理和風味的地圖有了基本的概念,也找到了自己喜好的方向。
但在自家沖煮時,設備仍是最大的問題。在掛耳包尚未盛行之時,法式壓濾壺算是極簡選項,此外就是家用義式咖啡機了。

PXL_20220914_150921502.MP~2.jpg

從上圖可以看出2013年時,荷商Philips併購了義大利Saeco品牌之後,多麼地努力在做推廣工作。

IMG_1248.JPG

然後我就買了一台,不過是買開箱貨就是了。

IMG_1380.JPG

是可以泡出還算咖模咖樣的espresso啦~

IMAG1486.jpg

只是家庭沖煮義式咖啡的主要問題,還是在於粉末均勻度,包括磨卡壺也是。烹煮義式咖啡最適合的磨豆機,當然是義大利製的Mazzer之類那種大型機台,特性是能夠磨得細磨得均勻發熱量又低。若對口味的要求不是太堅持,選購義大利大品牌的已磨粉咖啡磚或咖啡罐,是最簡單的解決之道。
在差不多的時間,就在2013年時,COMANDANTE®的第一代C40開始生產發售。然後從2016年起,連續受到各大賽冠軍咖啡師的倚重而大放異彩。
其實我在近幾年第一次聽到手磨時,就想起以前那難用Hario小手磨的痛苦回憶,所以一直以來,都是買電磨機。後來剛好買到了個戶外套組,裡面有支平價雙軸承手磨,用了之後覺得還不賴的。就在去年,不小心在eBay上標到了支COMANDANTE® C40。

PXL_20220729_100741924.MP.jpg

然後,他就從德國寄來了。

PXL_20220729_102530853.jpg

我用起來,覺得非常好用。大概可以說,自從使用了C40之後,手沖咖啡的技術雖然尚屬拙劣,但已經沒再沖出過難喝的咖啡了。看它的設計,大致上也可以了解,現行兩岸的一些平價和中價手磨,大體上的架構,就是copy自COMANDANTE®的原創設計。畢竟人家COMANDANTE®老闆Bernd Braune自2005年從矽谷返德繼承家業之後,一直努力到2012年,才把原創手磨的設計架構給確立下來。我之所以選擇買C40,也就是因為信賴其對磨粉的科學化研究。

PXL_20230721_062002405~3[1].jpg
邇來參加趟手沖聚會,順便見識了另一支德國手磨名物:Kinu M47,其用來磨義式咖啡粉的風評相當好。
另外在濾杯方面,Hario在2000年推出的V60濾杯,已經風行超過廿年了。上個世紀時,我也用過梯形濾杯濾紙,但也真是抓不到重點,就放棄了。後來
【Coffee Lab】的咖啡師斬釘截鐵認為圓錐形濾器的效果比較好,後來也就一起進入V60的世界了。Hario近幾年還有推出「無限濾杯」和最新的「switch濾杯」(上圖)。這次的手沖聚會,就一起來用switch濾杯演示一下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(WBrC)冠軍粕谷哲的神魔沖煮法。又是一種有趣的手法!

PXL_20220603_073618299.jpg

除了沖煮器材與沖煮科學日益進步之外,遺傳科學也在咖啡植栽上被充分地運用。本世紀大放異彩的Geisha咖啡豆,就是運用分子生物技術找到種源的。這使得舊時代的一些名產區 (牙買加藍山、夏威夷可那等等) ,可謂倍感競爭壓力的威脅。此外,各種新式的咖啡豆後處理方法也相繼推出 (蜜處理、葡萄乾式發酵、無氧發酵、二氧化碳發酵.....),使得咖啡豆的處理不再僅限於傳統的日曬或水洗的兩大類別。

PXL_20220824_084125860.jpg

由於消費性IC技術的進步,控溫壺和計時計量器材逐漸普及於消費市場,一般人也能在家庭或辦公室裡,使用專業器材來享用咖啡。
將咖啡農業,從國際貿易的大宗物資,解構為莊園品牌的小農經濟,確實讓咖啡的世界變得絢麗多樣;但另外一面,卻是炒作蜂起。
若說咖啡產業的演進浪潮,是場由必需品昇華為奢侈品的大戲;那我在享受這場戲的同時,並不想入戲太深。一杯千元的咖啡和一瓶數萬元的威士忌,對我來說是一樣的意義,已經偏離了飲食的本質。
咖啡與酒,跟我的人生是如此交纏不清。不管它們可以變得如何高貴脫俗,我永遠忘不了它們曾在我人生飄搖的時刻,做為我療傷止痛的靈藥;即使身處無盡的孤獨與黑暗之中,仍然支持我前行不停歇。悲傷的酒與苦澀的咖啡,才是人生的本質;美好的事物,只有分享才能成就其美好。我的人生不需要孤芳自賞的奢侈品來妝點,帶有血性與溫暖,才稱得上是生活的藝術。16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imi 的頭像
    celimi

    不良鼠在天涯

    cel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